香港回归二十年 华语电影迎来“最好的时代”丨独家
中经文化产业:谈起香港电影,那是70后、80后的年代回忆,也是90后闲暇时怀念的“光辉岁月”。应该说,曾经的香港电影伴随一代代人走过青葱岁月。作为华语电影重要的一部分,香港回归的二十年里,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香港电影几经沉浮,再度涅槃重生。在当下的时代语境下,香港电影事业里既有开放的视野与市场空间,又有精神与价值的回归。
香港影人北上
港式合拍片逐渐成为合拍主流
2003年,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区政府分别签署《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2004年协议正式生效。根据协议,港产片不再受到20部引进大片的限制,通过审查即可在内地公映。而香港与内地合拍的影片,则可被视作内地电影进行宣传和放映。
而这,也成为内地与港澳经贸交流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CEPA签订之时,时任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童刚曾表示,CEPA的意义就在于带动香港电影市场和内地电影市场的共同繁荣,带动两地电影人的共同提高,提高华语电影的整体水平,最终把中国电影品牌打到世界上去,产生更大的文化影响力。
(“CEPA“协议签署)
2008年,CEPA陆续就香港电影签署了补充协议,包括允许合拍电影在香港制作,香港商人可以在内地投资电影院等等。两地电影人合拍电影的热潮真正开启,合拍片迎来2.0时代。
纵观当下影视合拍市场,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一直是合拍片中的主流。这既是内地给了香港机会,也是香港凭借自身多年的影业积累为内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促进内地商业电影的崛起,带动了内地电影市场与产业规模的发展。值得回味的是,CEPA签署的那一年,内地电影总票房只有10.1亿元,2016年中国全年电影票房457.12亿,仅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票房前6的电影作品票房总额就达79.33亿元。
内地电影导演黄建新这样说,“因为有了民营公司的投资,真正的合作投资产生了,在这种情况下不是香港要来,而是大量的中国内地公司去香港找导演、找编剧。香港有了好的题材到大陆找投资,这种互动就开始了。”而以快速反应和商业运作为优势的香港电影,在最初北上的几年也经历了大浪淘沙式的检验。
这期间,包括杜琪峰、许鞍华、陈可辛、徐克等在内的大批香港导演“北上” 寻求突破,这批优秀的电影人逐步摸索融入内地文化,让一度衰落的香港电影找到了新的轨道。内地市场及资金开始逐渐成为香港影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徐克开始再度与保利博纳、上影、中影、光线等机构的深度合作,其事业中心也开始完全转移到内地。而成龙、王家卫、杜琪峰、刘伟强、陈木胜、陈可辛、尔冬升、李仁港等人则一方面坚持保持香港电影的特色,让港产的枪火片,烟火片,文艺片依旧是那么地道,有底子、有传承;另一方面积极调整适应内地行业发展的要求。
由于内地市场相对香港市场更大更广,可选择的题材更丰富,客观上也极大丰富了合拍片类型的题材选择,由此出现了《美人鱼》、《湄公河行动》、《澳门风云》、《叶问》、《寒战》、《一代宗师》等一系列票房喜人的合拍片。金像奖的舞台上,不再像从前那样只是港人港影的“独角戏”。
(《一代宗师》电影海报)
有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2年间,伴随CEPA十年的开放利好,内地与香港的合拍影片数量总计达到了322部,占内地与境外合拍影片数量的68.5%。2013年,我国获准立项的合拍片共55部,其中,内地与香港的合拍片占到了62%。2015年,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全年共立项48部,38部影片通过审查,且票房成绩较高。2016年立项数量达到54部。其中,《捉妖记》以24.39亿元人民币创下2015年华语影片票房纪录,合拍片《美人鱼》总票房逼近34亿元,稳坐2016年内地影史票房榜冠军之位。2017年上半年,《功夫瑜伽》《西游伏妖篇》《非凡任务》《拆弹专家》《春娇救志明》《喜欢你》等两地合拍片也陆续上映。
中国电影合作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苗晓天这样说到,香港回归这20年,是内地和香港合拍电影发展的20年。回归那年两地合拍电影只有7部,2016年两地合拍电影已经达到43部,2016年中国电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有六部国产片,六部国产片中有五部是合拍片,票房超过130亿。由此,也不难看出,香港导演已然成为内地电影投资公司争抢的“香饽饽”。
文化本是同根同源
合拍片题材从此多样化
最早时期的合拍片,因为内地对电影创作仍然有一定的题材限制,香港一些创作人难免“水土不服”。这其中不能忽视的是,此前香港电影本身类型化、商业化的题材限制,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香港电影的发展与创新。
(《无间道》电影海报)
相对香港,内地电影制作对于血腥、暴力等题材的把控更为严格,但这并不妨碍电影导演真正想探索、尝试其他类型题材。在不断调整与摸索的同时,香港电影导演已经慢慢适应了内地市场,也适应了从内地市场接轨国际市场的节奏与步伐。如今,合拍片早已实现了从过去的历史题材、动作题材到现在的当代题材、现实题材的过渡,目标群体也从两地市场和海外华人市场扩展到更远的国际市场。
单从创作角度来看,香港本土可选题材空间有限,而内地不仅在人文历史、宏观社会环境有很好的驾驭空间,丰富的题材也为电影拍摄提供了更多内容选择。香港导演林超贤坦言,“有时候你很想有一种新的想法,你经常想冲开但是冲不开,突然你听到一个题材。哇!这个非常有冲动去做这件事,像《湄公河行动》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就是这样。这种军事题材,香港从来没有过,现在有国家的力量,可以让我们碰到从来没有碰过的东西。大陆的市场这么蓬勃,它的蓬勃令它的资源有非常好的空间,可以让你把你的舞台重新定义出来”。
(《湄公河行动》电影海报》
《湄公河行动》在当年曾经拿下了超10亿的票房。而《湄公河行动》的开拍上映,仅仅只是一个缩影。曾经的、现在的甚至未来的合拍片,将会有更多的电影接触并有机会成就类似具有宏大主题的优秀作品。
2005年,一部《如果·爱》让带着“香港电影导演”标签的陈可辛成功进入内地。2014年陈可辛的《亲爱的》在内地上映,最终收获3.44亿票房,并一举摘得中国电影华表奖、香港电影金像奖等诸多奖项。看似小众的文艺题材,却因为失踪儿童这一广泛社会现象背后法律与人性相纠葛的情感故事而直击人心。
(《亲爱的》剧照)
小众本身就意味着多元,而文艺影像也让小众化的“真善美”有了一个放大的窗口。相对香港,内地的筐更大,万象世态,尽在其中。内地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变革也为文艺电影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当市场体量足够大的时候,里边的小众足以支撑一部电影或一些新的尝试。这也就不难想象,为何像《七月与安生》等看似小众的电影题材一旦放到内地这样庞大的市场环境之中却仍显得接地气的原因。
周星驰甚至说,当市场更开放,它也就更具体,所有的都更成熟,更重要的是在中国的文化里有太多的元素可以让人去想象,去创作,去发挥。如今香港电影导演的作品也已不再仅仅只有动作片、警匪片。
新的华语电影标识凸显
“走出去”的方式将更加多元
如果最初合拍的诉求在于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那么现在合拍的意义则是更深远的融合。当原来香港电影工业训练出来的从业人员越来越多地成为内地电影体系的一部分,伴随着影视合作模式的不断成熟,合拍电影,似乎只是开始……
2016年,华人文化控股集团董事长黎瑞刚出任香港邵氏兄弟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手握香港电影老牌“邵氏”和电视巨头TVB两张好牌,内地资本整合香港影视公司初露端倪。
而另一方面,从2004年开始,寰亚电影率先北上,与中国电影合作成立了经营电影和音像制品的公司。因为与香港一衣带水,经济、文化交流便捷,广东、深圳等地早已成为香港影业资本投资布局的区位选择。
相关业内人表示,这样深度的融合或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香港影视公司和内地合资增多,未来还可能进行更深度的合作。寰亚电影执行副总裁朱任之曾表示,寰亚等其他香港电影公司也都希望能跟内地的影视平台深度合作,“比如跟万达、光线合作,或者跟博纳、华谊、乐视等,他们都有很强的发行能力。早些年很多香港电影公司在内地基本没有发行团队,后续逐渐建立了自己的发行队伍,采取与内地公司联合发行或单独外包给内地发行公司的模式。”
就像徐克说的一样,“我们现在面对的是并非是香港和大陆,而是中国跟世界”。
毫无疑问,中国电影的发展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代,一方面是巨大的人口红利,一方面是电影工业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变革过程中所涌现出的越来越多题材,为一代代电影人提供了尝试挑战与进取的机会与空间。而经过这么多年的磨合,香港与内地的合作融合态势不断趋深,有关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之间合拍片的边界与概念也愈加模糊。在全球语境下,一个新的华语电影的标识正在慢慢凸显,其背后的创作与运营业态也将全面重构。
经济基础融合的背后是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也将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香港电影与内地电影界限不断破除,文化不断交融,人们对整个华语电影市场的期待随之提高。
香港寰亚集团创始人庄澄此前坦言,香港电影最核心的特质是“好看”。而“好看”这个永恒的价值评判标准似乎从始至终都没改变,导演的坚守没变,观众的口味也没变,就连诡异多变的资本市场也无法戒掉“好看”这一口味偏好。在面对广阔的内地市场时,周星驰、徐克、吴宇森、陈可辛等香港导演,都保持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坚守了自己对电影内容与情感的价值判断。周星驰的《美人鱼》、《西游降魔篇》,彭浩翔的《春娇救志明》,都受到了两地观众的喜爱。
(《春娇救志明》剧照)
回归二十年之际,香港电影工作者总工会会长吴思远倡导,我们不能单单拍摄一些取悦观众的电影,在取悦观众同时,电影必须在艺术性、思想性上有提高,给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些经典电影。
这将是华语电影最好的时代。回归二十年,我们庆幸,香港电影的精神还在;无论是香港影人、内地影人,还是两地观众,我们的情怀依旧。而在“一带一路”的时代发展机遇下,相信也将会有更多的华语电影作品借风借势“走出去”。
您可能感兴趣的是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
编辑:魏金金